
苯甲酰甲醛水合物
雜環(huán)合成試劑(五)
01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 Phenylglyoxal monohydrate 【分子式】 C8H8O3 【分子量】 152.15 【CAS 登錄號】 [1075-06-5] 【縮寫和別名】 2,2-Dihydroxyacetophenone,2,2-Dihydroxy-acetophenon,2-Dihydroxy-1-phenylethanon 【結(jié)構(gòu)式】 【物理性質(zhì)】 白色結(jié)晶固體,mp 76~79 oC,bp142 oC,1.307 g/cm3。 【制備和商品】 國內(nèi)外化學試劑公司均有銷售。一般由苯乙酮經(jīng)SeO2 氧化制備 (式 1)[1]。 【注意事項】 在 2~8 oC 條件下儲存。 02 各類反應(yīng) 苯甲酰甲醛的分子中包含醛基和羰基兩個官能團,是有機和生物化學中廣泛應(yīng)用的試劑。它可以被用來合成多種具有生物和生理活性的 N-雜環(huán)化合物。與此同時,醛基和羰基可以轉(zhuǎn)化為羥基、羧酸、酯等有機合成中有用的官能團。在溫和的條件下,通過苯甲酰甲醛和精氨酸中的胍基反應(yīng),可以實現(xiàn)對蛋白質(zhì)中精氨酸殘基的化學修飾[2]。 以苯甲酰甲醛為起始原料,通過 Vilsmeier-Haack 反應(yīng),可以制備 2-芳基-4-氯-3-羥基-5,7-二甲酰基吲哚化合物 (式 2)[3]。 在催化量的 1,4-二氮雜二環(huán)辛烷三乙烯二胺 (DABCO) 的存在下,苯甲酰甲醛與1-(4-甲氧基苯基)丙酮進行羥醛縮合反應(yīng)。接著再與一級胺發(fā)生 Paal-Knorr 環(huán)化反應(yīng),可以得到 N-烷基/芳基-2,4-二芳基-1H-吡咯-3-醇衍生物 (式 3)[4]。 在過量水合肼的存在下,苯甲酰甲醛與 β-酮酯發(fā)生縮合反應(yīng),能夠高產(chǎn)率地生成噠嗪類化合物 (式 4)[5]。 在醋酸銨的存在下,苯甲酰甲醛和芳香醛化合物反應(yīng)可制備二取代的咪唑類化合物 (式5)[6]。該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和較低的致潰瘍活性。此外,許多這類化合物都具有顯著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對真菌物種。 由苯甲酰甲醛參與的 Petasis 反應(yīng)可以制備喹唑啉類化合物 (式 6)[7]。該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瘧抗真菌和抗血栓等生物活性。 苯甲酰甲醛可與 6-氨基嘧啶及雙甲酮類化合物進行反應(yīng),可以高區(qū)域選擇性地制備吡咯并 [2,3-d] 嘧啶類環(huán)狀體系 (式 7)[8],該類骨架是許多天然產(chǎn)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常見的官能團。 苯甲酰甲醛和L- 色氨酸進行 Pictet-Spengler 反應(yīng),能夠制備 1-取代的 β-咔啉化合物 (式 8)[9]。 在 CuX2 的催化下,苯甲酰甲醛和醇可發(fā)生立體選擇性的分子內(nèi)Cannizzaro 反應(yīng)。該方法解決了與醇發(fā)生對稱性分子內(nèi) Cannizzaro反應(yīng)時活性低的問題 (式 9)[10]。 參 考 文 獻 [1] Riley, H. A.; Gray, A. R. Org. Synth. Coll. Vol. II. Wiley &Sons, New York, 1943. [2] Takahashi, K. J. Biol. Chem. 1968, 243, 6171. [3] Eftekhari-Sis, B.; Zirak, M.; Akbari, A.; Hashemi, M. M. J.Heterocycl. Chem. 2010, 47, 463. [4] Eftekhari-Sis, B.; Akbari, A.; Amirabedi, M. Chem.Heterocycl. Compd. 2011, 46, 1330. [5] Rimaz, M.; Khalafy, J. ARKIVOC 2010, (ii), 110. [6] Husain, A.; Drabu, S.; Kumar, N. Acta Pol. Pharm. 2009, 66,243. [7] Ayaz, M.; Dietrich, J.; Hulme, C. Tetrahedron Lett. 2011, 52,4821. [8] Quiroga, J.; Acosta, P. A.; Cruz, S.; et al. Tetrahedron Lett.2010, 51, 5443. [9] Yang, M. L.; Kuo, P. C.; Damu, A. G.; et al. Tetrahedron2006, 62, 10900. [10] Ishihara, K.; Yano, T.; Fushimi, M. J. Fluorine Chem. 2008,129, 994. [盧金榮,巨勇*,清華大學化學系;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