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菲啰啉
有機(jī)配體(二)
01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 1,10-Phenanthroline 【分子式】 C12H8N2 【分子量】 180.21 【CAS 登錄號(hào)】 [66-71-7] 【縮寫和別名】 1,10-Phen,鄰菲啰啉,鄰二氮雜菲 【結(jié)構(gòu)式】 【物理性質(zhì)】 mp 114~117 oC,bp>330 oC,1.31g/cm3。在水中溶解度中等,溶于醇、丙酮和苯。 【制備和商品】 各大試劑公司均有銷售,商品一般有無水 1,10-菲啰啉和一水合 1,10-菲啰啉兩種。 【注意事項(xiàng)】 該產(chǎn)品在常溫下穩(wěn)定。 02 各類反應(yīng) 1,10-菲啰啉是一種常用的氧化還原指示劑,同時(shí)也是一種雙齒配體。在過渡金屬催化的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及 C?H 鍵活化反應(yīng)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在過渡金屬催化碳-氮、碳-氧、碳-硫鍵的構(gòu)建中,1,10-菲啰啉常作為配體使用。如式 1 所示[1]:在碘化亞銅的催化下,以碳酸銫為堿,胍的衍生物可很好地完成分子內(nèi)碳-氮鍵的構(gòu)建。 使用碘化亞銅為催化劑,1,10-菲啰啉為配體,碳酸銫為堿時(shí),碘苯能與肟發(fā)生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生成相應(yīng)的 O-芳基化產(chǎn)物 (式 2)[2]。 在碘化亞銅催化和微波的輔助下,鄰溴苯胺與酰氯反應(yīng)可生成苯并唑衍生物。1,10-菲啰啉在反應(yīng)中起到了配體的作用 (式 3)[3]。 在碳-硫鍵的構(gòu)建反應(yīng)中,也用到 1,10-菲啰啉作為配體。如式 4 ~ 式 6 所示:苯硫酚[4]、硫代苯甲酸[5]、巰基苯并咪唑[6]等可在過渡金屬催化下與碘苯發(fā)生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 在烯基硼酸[7]和芳基硼酸[8]的三氟甲基化和三氟甲硫基化反應(yīng)中,1,10-菲啰啉也有比較好的應(yīng)用。如式 7 和式 8 所示:在銅鹽的催化下,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為三氟甲基源,可實(shí)現(xiàn)底物的三氟甲基化或三氟甲硫基化。 在碳-氫鍵活化反應(yīng)中,1,10-菲啰啉也是一種重要配體。如式 9 所示[9]:在銅催化的二唑與五氟苯的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中,使用 1,10-菲啰啉作為配體,能夠得到較好的產(chǎn)率 (式 9)。 此外,在鐵試劑催化的鹵代烯烴與炔烴的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10]、銅試劑催化的苯甲酰甲酸鉀鹽與鹵代芳烴的脫羧偶聯(lián)[11]、鹵代芳烴與一氧化碳生成苯甲酸酯[12]等反應(yīng)中,1,10-菲啰啉也用作過渡金屬的配體。 參 考 文 獻(xiàn) [1] Evindar, G.; Batey, R. A. Org. Lett. 2003, 5, 133. [2] De, P.; Nonappa; Pandurangan, K.; et al. Org. Lett. 2007, 9,2767. [3] Viirre, R. D.; Evindar, G.; Batey, R. A. J. Org. Chem. 2008,73, 3452. [4] Liu, T. J.; Yi, C. L.; Chan, C. C.; Lee, C. F. Chem. Asian J.2013, 8, 1029. [5] Sawada, N.; Itoha, T.; Yasudab, N. Tetrahedron Lett. 2006,47, 6595. [6] Sekar, R.; Srinivasan, M.; Marcelis, Antonius T. M.;Sambandam, A. Tetrahedron Lett. 2011, 52, 3347. [7] Chu, L. L.; Qing, F. L. Org. Lett. 2010, 12, 5060. [8] Chen, C.; Xie, Y.; Chu, L. L.; et al. Angew. Chem. Int. Ed.2012, 51, 2492. [9] Zou, L. H.; Mottweiler, J.; Priebbenow, D. L.; et al. Chem. Eur. J. 2013, 19, 3302. [10] Xie, X.; Xu, X. B.; Li, H. F.; et al. Adv. Synth. Catal. 2009,351, 1263. [11] Gooβen, L. J.; Rudolphi, F.; Oppel, C.; Rodriguez, N.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3043. [12] Zhang, H.; Shi, R.; Ding, A.; et al. Angew. Chem. Int. Ed.2012, 51, 12542. [張皓,付華*,清華大學(xué)化學(xué)系;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