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胺在合成中經常使用到,雖然開發(fā)了各種手性合成方法,但是很多都只停留在學術層次,無法放大,要么就是配體很貴,要么就是放大后ee值重復。平常掌握一些靠譜的,粗暴的不對成還原方法,非常有必要,最起碼放大的時候有一個備選方案。
手性叔丁基亞磺酰胺進行構型控制的方法,是一個比較靠譜的方法。手性輔基簡單易得,ee值控制也較穩(wěn)定。最近有幾個朋友問到產品構型的情況,于是找了篇文獻研究了下。
在使用不同還原劑的情況下,可以得到相反構型的產物。NaBH4與L-Selectride (三仲丁基硼氫化鋰)得到的構型正好相反。
底物擴展:
其中的過渡態(tài)見下圖:
當還原劑(NaBH4)的配位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反應通過Closed中間態(tài),即6元環(huán)椅式過渡態(tài),硫的孤對電子和Rs在同側。當還原劑(L-Selectride)的配位能力比較弱的時候,反應通過open中間態(tài),氧原子和Rs接近,氫原子從位阻較小的上方進攻。 (在一些酮還原的過程中,也是遵循此判斷方法,加入lewis酸后,羰基和lewis酸形成六元環(huán)過渡態(tài),如果不加酸,則通過open中間態(tài))
平常做反應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忽略各種配位作用,它們影響著我們反應的方方面面,只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多關注它,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反應過程,更好地優(yōu)化反應。包括一些絡合型試劑,比如硼烷四氫呋喃溶液,或者各種反應模型,比如C-H鍵活化中的導向基,各種底物手性控制,都離不開弱配位的影響。它們深深影響著反應活性,中間態(tài)穩(wěn)定性,以及各種構型的控制。我們在平常做反應地過程中,要更加深入的思考配位。
文獻來源:J. Org. Chem. 2006, 71, 6859-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