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Tri-tert-Butylphosphine
【分子式】C12H27P
【分子量】202.32
【CA 登錄號】13716-12-6
【物理性質(zhì)】低熔點(diǎn)固體,mp 30-35 °C, bp 102-103 °C/13 mmHg (1733.2 Pa),d 0.83~0.84 g/cm 3。
【制備和商品】國際大型試劑公司有銷售,商品化試劑通常是10%的正己烷和1,4-二氧雜環(huán)己烷溶液。也可通過叔丁基氯化鎂與三氯化磷在乙醚中反應(yīng),然后用叔丁基鋰處理來制備( 式1)[1]。
【注意事項(xiàng)】對空氣非常敏感,必須在低溫下隔絕空氣保存。須在手套箱中或惰性氣體保護(hù)下操作。
P(t-Bu)3是一個電富性配體,它與鈀生成的配合物可以催化金屬有機(jī)化合物(M=B、Sn、Zn、Si、Mg)與芳基鹵化物之間的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這類反應(yīng)是形成C-C鍵的重要而有效地方法。 傳統(tǒng)的催化劑體系很容易實(shí)現(xiàn)鈀對芳基 C-Br 鍵或 C-I 鍵的插入反應(yīng),而對于價格更為便宜、性質(zhì)惰性的芳基 C-Cl 鍵的活化則非常困難。研究發(fā)現(xiàn):加入電富性大的 P(t-Bu)3 配體能夠很有效地實(shí)現(xiàn)金屬鈀對芳基C-Cl 鍵的插入反應(yīng),這無疑為 C-C 鍵的形成反應(yīng)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P(t-Bu)3 配體外,能夠活化 C-Cl 鍵的有機(jī)配體還有由 Milstein 提出的大體積電富性強(qiáng)的螯合雙膦配體、 Buchwald 提出的大體積電富性強(qiáng)的膦配體、 Herrmann 提出的N-雜環(huán)卡賓配體、以及 Beller 提出的亞磷酸鹽配體。 在 P(t-Bu)3 配體的存在下,鈀試劑催化的鹵代芳烴與苯胺底物的胺化反應(yīng)可以擴(kuò)展到氯代芳烴(式2)[2]。同時,P(t-Bu)3 也能促進(jìn)芳基金屬試劑(例如:B、Zn、Sn、Si)與鹵代芳烴或芳基磺酰氯之間的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式3)[3]。 傳統(tǒng)鈀試劑催化的端炔與溴代芳烴之間的Sonogashira反應(yīng)都是在高溫以及加入共催化劑Cul條件下完成的。加入電富性配體P(t-Bu)3后,不但可以使反應(yīng)在室溫下進(jìn)行,還能避免使用Cul,同時也能在高溫下實(shí)現(xiàn)氯代芳烴與端炔的反應(yīng)(式4)[4]。 在P(t-Bu)3配體的存在下,氯代芳烴與單取代或雙取代烯烴也能發(fā)生Heck-Mizoroki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式5)[5]。 在P(t-Bu)3配體的存在下,1-芳基三氮烯作為親電試劑也能與芳基金屬試劑(例如:芳基硼、芳基硅)發(fā)生交叉偶聯(lián)反應(yīng)(式6)[6]。 參考文獻(xiàn) 1. Hoffmann, H.; Schellenbeck, P. Chem. Ber. 1967,100,692. 2. Yamamoto, T.; Nishiyama, M.; Koie, Y. Tetrahedron Lett 1998,39,2367. 3. Dubbaka, S. R.; Vogel, P. Org. Lett. 2004,6,95. 4. (a) Hundertmark, T.; Littke, A. F.; Buchwald, S. L.; Fu, G. C. Org. Lett. 2000, 2,1729. (b) Kollhofer, A.; Pullmann, T.; Plenio, H. Angew. Chem., Int Ed. 2003,42,1056. 5. Littke,A. F.;Fu,G. C.J. Am. Chem. Soc. 2001,123,6989. 6. Sakei, T.; Son,E.-C.; Tamao, K. Org. Lett. 2004, 6,617.
本文摘自---現(xiàn)代有機(jī)合成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