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要標注耦合常數的是d,t,dd,dt,td,q峰等。dd,td,dt峰就比d,t峰情況復雜,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是要確定這是哪種峰型,然后確定哪兩條峰之間的差才是耦合常數。
1. d 峰:將確定兩個化學位移(ppm)值相減,然后乘以相應的核磁儀器頻率(如300M核磁,乘以300即可),即(A-B)* 300,化學位移標注中間值。
2. t 峰:(A-B)*核磁儀器頻率?;瘜W位移標注中間B峰的。
3. dd峰和q峰:這兩種峰型容易混淆,需要注意判別。
判別方法:
1)一般從峰型上可以判斷,dd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兩組一高一矮(或4個一樣高)的峰組成,另一種是三重峰,這種是因為中間的兩個峰重疊了。dd峰的偶合常數有兩個,大偶合是1-3=2-4,小偶合是1-2=3-4,再乘以核磁頻率。
四重峰是一矮兩高一矮(外面兩個低,中間兩個高)組成,簡單判別方法是q 峰的四根線的間距一定是相等的,1-2=2-3=3-4,即只有一個偶合常數,
dd峰就是說這個H受旁邊2個H的影響,裂了一次成d峰,又裂了一次成dd峰了,如苯環(huán)上的2位H 受到1位和3 位的氫影響就會形成dd峰。
實例
dd峰
J2 =(1.52693 - 1.50383)×300 =(1.49617 – 1.47307)×300 = 6.93 Hz
J1 =(1.52693 - 1.49617)×300 =(1.50383 – 1.47307)×300 = 9.23 Hz
dd峰
J1=(7.011-6.970)×400=(6.953-6.912)×400=16.4
J2=(7.011-6.953)×400=(6.970-6.912)×400=23.2
4. dt峰
特點:6 條譜線,兩個明顯的三重峰,積分值為1,兩個偶合常數。
實例:
標注2.40 (dt, J =15.0, 2.5 Hz, 1H)
偶合常數計算法:
第二條線減去第五條線的值乘以核磁兆數(2.419-2.389) ×500=15 Hz。
(注:用第一條線減去第四條線乘以核磁兆數亦可)
用第一條線減去第二條線乘以核磁兆數 (2.424-2.419) ×500=2.5Hz
5. td 峰
特點:6 條譜線,一個明顯的三重峰(三重峰的每一個峰再分裂成兩個峰),積分值為1。兩個偶合常數。
實例
標注:1.50 (td, J = 11.4, 6.6 Hz, 1H)
偶合常數計算方法:
用第一條線減去第三條線乘以核磁兆數(1.548-1.510) ×300=11.4 Hz
用第一條線減去第二條線乘以核磁兆數(1.548-1.526) ×300=6.6 Hz
6.ddd
特點:8條譜線,1-2=3-4=5-6=7-8
將峰從左至右分別編為1, 2, 3, 4,5,6,7,8號
1、2峰距為464.33‐460.71 =3.62 Hz J3
3、4峰距為454.70‐451.08= 3.62 Hz J3
5、6峰距為448.92‐445.30= 3.62 Hz J3
7、8峰距為439.29‐435.67= 3.62 Hz J3
1、3峰距為464.33‐454.70= 9.63 Hz J2
2、4峰距為460.71‐451.08 =9.63 Hz J2
5、7峰距為448.92‐439.29= 9.63 Hz J2
6、8峰距為445.30‐435.67= 9.63 Hz J2
2、6峰距為460.71‐445.30 =15.41Hz J1
3、7峰距為454.70‐439.29= 15.41Hz J1
來源:化學科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