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郭智妍(博士);通訊作者:李文衛(wèi)(教授) 10.1002/anie.202010828 and 10.1002/ange.2020108281、 研究發(fā)現(xiàn)鈷錳尖晶石氧化物晶體結構中位于八面體位點的Mn-O共價單元是活化過一硫酸鹽的關鍵催化活性位點;
2、 揭示了Co調(diào)控Mn-O共價性進而降低界面電子轉(zhuǎn)移能、促進MnIII再生的雙金屬協(xié)同催化新機制;3、 提供了關于尖晶石氧化物活化過硫酸鹽機理的新認識,對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優(yōu)化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過渡金屬氧化物常被用于過硫酸鹽活化,在高級氧化法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催化劑內(nèi)部不同價態(tài)金屬的緩慢氧化還原循環(huán)成為了限制其應用的關鍵瓶頸。近年來,尖晶石型雙金屬氧化物由于其優(yōu)異的催化性能、高穩(wěn)定性和獨特的晶體結構(四面體和八面體位點共存)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其高催化活性的根源尚不清楚。闡明這類催化劑高效活化過硫酸鹽的分子機制,對于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精準設計和優(yōu)化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傳統(tǒng)的催化理論普遍認為金屬位點是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主要活性中心,但并不能完全解釋為何部分高價態(tài)金屬能與過硫酸鹽反應高效生成低價金屬(熱力學限制步驟)。然而,根據(jù)分子軌道理論,過渡金屬氧化物中過渡金屬的3d軌道與氧的2p軌道具有很高的雜化程度,說明氧對過渡金屬電子結構的影響已經(jīng)不能忽略。因此,本研究將“金屬-氧”共價結構單元整體作為活性位點,從新的角度重新揭示了金屬氧化物催化活性的本源。
要點1:通過分析鈷錳尖晶石表面金屬的電子結構與過一硫酸鹽(PMS)活化催化活性之間的相關性,提出Mn是Co3-xMnxO4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金屬物種,且發(fā)現(xiàn)MnIV/MnIII比例顯著影響其催化性能。
▲圖1 (a)Co3-xMnxO4中Co的平均價態(tài);(b)Mn 3s XPS譜圖;(c)Co3-xMnxO4中Mn的平均價態(tài);(d)Co/Mn平均價態(tài) (e) MnIV/MnIII比例(h)O的電荷偏移與本征性能的關聯(lián)圖;(f)O K邊XAS數(shù)據(jù);(g)O K邊XAS擬合數(shù)據(jù);(i)Mn3O4(400)的態(tài)密度分布圖(pDOS)。
要點2:通過X射線吸收譜(XAS)分析和第一性原理計算(DFT)證實了鈷錳尖晶石八面體(Oh)處Mn-O共價結構單元的存在,并發(fā)現(xiàn)了Mn-O共價性是決定其本征催化活性的關鍵因素。▲圖2 Co3-xMnxO4 活化PMS機理示意圖。(TMOh是指八面體位點的金屬陽離子,數(shù)字1-8對應于反應式(S1)-(S8)。)
通過擬合O K-edge XAS以及bader電荷分析,發(fā)現(xiàn)Mn-O共價性與本征催化性能之間有強烈的正相關性,Mn-O間的強共價性使得Mn得電子能力增強,有利于MnIV的從PMS獲得電子生成MnIII(限速步驟)。要點3:理論計算表明,適量的Co能夠增強Mn-O共價性,從而降低界面電子轉(zhuǎn)移能促進MnVI-PMS相互作用和MnIII再生。此外,通過分析p帶中心和表面氧物種排除了晶格氧的貢獻,證實了鈷錳尖晶石氧化物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圖3 (a)Co3-xMnxO4(400)中MnOh eg和O p帶中心的相對值;(b)Co3-xMnxO4(400)中MnOh eg和O p帶中心的相對值(c)晶格氧含量與本征性能的關聯(lián)圖;(d)Co3O4(400),Co1.1Mn1.9O4(400)和Mn3O4(400)表面的pDOS;(e)Co1.1Mn1.9O4反應前后O 1s XPS;(f)在PMS / Co1.1Mn1.9O4體系循環(huán)實驗數(shù)據(jù)。
作者通過深入分析鈷錳尖晶石氧化物(Co3-xMnxO4)表面電子結構、配位環(huán)境和催化性能之間的關聯(lián),發(fā)現(xiàn)了八面體處Mn-O共價結構單元是Co3-xMnxO4中真正的催化活性中心,揭示了Mn-O共價性降低界面電子轉(zhuǎn)移能促進金屬氧化還原循環(huán)的分子機制,并闡明了Co影響Mn-O共價性的雙金屬協(xié)同催化新機制。該研究為更深入了解雙金屬氧化物協(xié)同催化機制以及類芬頓高級氧化污染物降解過程提供了新的觀點。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0828李文衛(wèi),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https://www.x-mol.com/groups/Li_we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