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非活化的化學鍵,C?F鍵已被逐步地應用于多種有機轉(zhuǎn)化中,這為發(fā)展新型合成方法提供了巨大潛力。到目前為止,化學家們報道了許多鎳催化的芳基化合物與親核試劑的交叉偶聯(lián)反應。然而,以C?F鍵活化作為關鍵步驟的反應仍局限于交叉偶聯(lián)反應。
在各種藥物、天然產(chǎn)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異喹啉-1(2H)-酮是重要的活性結構骨架。異喹啉酮的衍生物也可以作為關鍵中間體參與多種有機轉(zhuǎn)化。近些年來,研究人員發(fā)展出多種簡單高效的合成方法,其中一種直接方法是鎳催化的芳基酰胺與炔烴C?I/N?H環(huán)化反應。近日,日本大阪大學Naoto Chatani和重慶大學藍宇教授合作報道了鎳催化的鄰氟芳基酰胺與炔烴的C?F/N?H環(huán)化反應,以合成異喹啉酮衍生物(Scheme 1)。該路線的關鍵步驟是C?F鍵的活化。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0c08512)。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研究初期,在Ni(cod)2和配體dtbbpy作用下,作者以2-氟苯甲酰胺1a與二苯乙炔2a為模型底物,在100 ℃下于1,4-二氧六環(huán)中反應得到環(huán)化產(chǎn)物異喹啉3aa,NMR收率為97%(Table 1,entry 1)。隨后作者篩選了配體、堿、溫度等條件,發(fā)現(xiàn)在沒有配體的情況下,該反應在40 ℃下進行六小時能以99%的收率順利得到所需產(chǎn)物3aa(entries 2-14)。此外,使用1當量的弱堿(如Cs2CO3)同樣可以97%的收率得到3aa(entry 16)。重要的是,該反應中僅區(qū)域選擇性地活化鄰位C?F鍵,而不會形成活化鄰位C?H鍵的產(chǎn)物。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在最優(yōu)反應條件下,作者考察了2-氟苯甲酰胺的底物范圍(Scheme 3)。鄰、間、對位連有多種官能團的2-氟苯甲酰胺衍生物都可以順利反應,并以良好至優(yōu)異的收率得到異喹啉3ga?3xa。該反應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官能團相容性,如甲氧基、氰甚至游離的氨基和羥基都是兼容的。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作者還研究了炔烴的適用范圍(Scheme 4)。多種二(雜)芳基或者烷基乙炔都適用于該體系,以74%?94%的收率獲得異喹啉酮3ab?3af。不對稱炔烴2g則區(qū)域選擇性地形成異喹啉酮3ag。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基于機理實驗和DFT計算結果,作者提出了一個可能的催化循環(huán)(Scheme 7)。首先,堿攫取酰胺1的NH質(zhì)子以生成酰胺鹽陰離子A,其與Ni(0)反應形成配合物B,隨后B經(jīng)C?F鍵活化得到鎳環(huán)C。炔烴插入C中的C?Ni鍵得到七元鎳環(huán)D。最后,D經(jīng)還原消除得到異喹啉酮3,并且再產(chǎn)生活性的Ni(0)。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總而言之:作者發(fā)展了鎳催化的鄰位氟取代的芳族酰胺與炔烴的C?F/N?H環(huán)化反應,得到了一系列異喹啉酮衍生物,其中C?F鍵的活化是反應的關鍵。該反應條件溫和(60 ℃)且無需任何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