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Xiaoxiao Deng , Huanzhang Xie, Min Lin
論文DOI:10.1016/j.nantod.2021.101141 石墨烯具有理想的單原子層二維晶體結(jié)構(gòu),由sp2雜化的碳原子以六邊形晶格組成,這種特殊的結(jié)構(gòu)賦予了石墨烯材料獨特的熱學、力學和電學性能。2010年,中科院化學所李玉良院士團隊首次合成了石墨炔。與石墨烯的純sp2雜化碳原子不同,石墨炔在苯環(huán)的六個方向上連接有丁二烯鍵(-C≡C-C≡C-),從而形成規(guī)則的三角形空腔以及特殊的sp-sp2共軛。石墨炔具有豐富的碳化學鍵、大共軛體系、寬面間距、優(yōu)良的化學穩(wěn)定性,是最穩(wěn)定的一種人工合成的二炔碳的同素異形體。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作為新一代的先進材料非常適合應用于導電、水凈化、生物傳感、制藥和燃料分離等領域。然而,氧化石墨烯膜存在著不均勻應變、納米孔、皺褶等缺陷,這影響了GO的整體性能,以及它在水溶液中的離子和分子精確感知、選擇性篩分等方面的應用。氧化石墨炔(graphenediyne oxide, GDYO)似乎是GO的完美補充。但目前關(guān)于GDYO和GO性質(zhì)差異的了解甚少。近期閩江大學、福州大學的賈力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Nano Today》揭示了GDYO sp-雜化的特性及其在識別、感知陽離子方面與GO的不同,這一研究豐富了我們對GDYO/炔烴和GO/烯烴化學基礎的認識。雖然理論上GDYO和GO理化性質(zhì)的差異在于GDYO中的碳原子是sp-雜化和sp2雜化的而GO中的碳原子都是sp2雜化的,但是由于陽離子傾向于與芳香環(huán)形成強的陽離子-π相互作用,GO更容易吸附陽離子。GDYO中的二維三角形分子孔洞不僅降低了芳香環(huán)的密度,同時也允許一價陽離子自由穿梭分子孔洞,從而抵消了離子吸附作用。另外,sp雜化的碳原子具有較強的吸電子效應,通過作用于周圍的氧化基團(羧基、羥基、環(huán)氧基等),使其更容易電離,從而增強了陽離子與苯環(huán)陽離子-π相互作用,使得GDYO片層間有較強靜電斥力,從而維持液體穩(wěn)定。相比GO,GDYO具有更低的pKa值、更小的水分子接觸角(θ),說明GDYO對水分子具有較大的界面和較高的親和力。他們的研究還揭示了GDYO和GO在一價陽離子感知和篩選能力方面的顯著差異:GDYO的獨特sp雜化使得它與水分子的親和力更高,并具有更高的ζ電位,在500mM的Na+和K+溶液中無聚集、沉降。而GO在30 mM Na+或K+離子溶液中就出現(xiàn)片層聚集,膠體不穩(wěn)定和沉降。不過,GO和GDYO對二價和三價離子的敏感性相似:在狹窄的離子濃度(0.06-1 mM)內(nèi)二者就達到ζ電位平臺,顯示了GDYO和GO對二價和三價陽離子的高靈敏度,可能是由于二、三價離子的靜電引力壓縮了膠體的擴散層,降低ζ電位,導致膠體不穩(wěn)定。此外,二、三價陽離子可能與兩個片層上的陰離子形成鹽橋,從而拉近二者的距離,并觸發(fā)了GO或GDYO的聚集。▲圖示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石墨炔GDYO對一價離子Na+、K+離子敏感度、聚集度的不同
GDYO和GO對一價陽離子的敏感度的不同,有利于我們在特殊領域精確選擇最適合的碳同素異形體。例如,GDYO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儲鋰材料,其獨特的結(jié)構(gòu)比GO更利于鋰離子的擴散和傳輸,并賦予其非常好的倍率性能。利用GDYO對鋰的高穩(wěn)定性,可以制備高濃度的超高比表面積的石墨炔納米膠體溶液,從而進一步提升儲鋰性能。本研究揭示的石墨烯、石墨炔二者理化性質(zhì)差異反映了烯、炔電子云特征的基本差異,這些特性可能還助于石墨烯、石墨炔在生物醫(yī)藥領域、海水淡化、能源催化等領域的精準應用。這一研究受到科技部973項目(2015CB931804)、基金委重點項目(U1505225、81773063、81961138017)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