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催化芳雜環(huán)的C?H/C?H氧化偶聯(lián)反應可以高效構建聯(lián)芳基化合物,在聚合物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一般情況下,這類反應需要配體參與來提高Pd催化劑的催化能力,并且氧氣常常被用作反應的氧化劑。例如,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可以發(fā)生自偶聯(lián)反應,從而生成四羧酸聯(lián)苯化合物,產物可用于合成聚酰亞胺樹脂。最近,化學家們以大宗化學品芳烴為底物,通過不同的催化體系實現(xiàn)了各類聚合反應。2,2’-二噻吩骨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和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等有機材料中具有重要應用(Figure 1A),Pd催化的噻吩二聚反應為這類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種直接的方法。但這類反應的適用范圍僅限于具有供電子取代基的底物,當?shù)孜锞哂形娮尤〈鶗r,反應性較差。Mori課題組實現(xiàn)了2-溴噻吩的氧化偶聯(lián)反應,但是需要當量的AgI作為氧化劑(Figure 1B)。最近,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Shannon S.Stahl課題組采用氧氣作為催化劑,1,10-菲咯啉-5,6-二酮(phd)為配體,實現(xiàn)了Pd催化的噻吩的氧化偶聯(lián)反應(Figure 1C)。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0c09962)。
(來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采用3-正己基-2-溴噻吩1a為模板底物進行條件優(yōu)化(Figure 2)。通過對配體、Pd鹽、催化劑當量等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作者確定了反應的最優(yōu)條件為:Pd(OAc)2為金屬鹽、phd為配體、Cu(OAc)2.H2O為共催化劑、BQ為添加劑、DMSO為溶劑,底物在1.1 atm氛圍下120 ℃反應16 h,最終可以75%的分離收率得到目標產物。
(來源:J. Am. Chem. Soc.)
確定最優(yōu)反應條件后,作者對反應的底物范圍進行了擴展(Chart 2)。2-鹵素-3-烷基噻吩、2-鹵素噻吩、苯并噻吩、2-鹵素-3-酯基噻吩等底物均可以采用此方法實現(xiàn)氧化偶聯(lián),合成了一系列在材料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的產物。值得一提的是,采用之前發(fā)展的方法進行氧化偶聯(lián)效率很低,這進一步說明了該反應的獨特性。
(來源:J. Am. Chem. Soc.)
隨后,作者針對模板反應進行了克級放大及催化劑用量降低等嘗試,顯示了該反應體系在放大生產中的潛在應用。
為了加深對反應的理解,作者對反應進行了相關機理研究(Figure 3):1)通過篩選配體phd與金屬鹽Pd(OAc)2的當量,作者發(fā)現(xiàn)兩者比例為1:1時效果最好,由此推測配體是通過與Pd進行配位,而不是與Cu鹽配位起作用;2)通過KIE實驗,作者認為C?H活化步驟為反應的限速步驟;3)通過動力學及相應光譜測試,作者認為Cu鹽對于C?H活化步驟并沒有影響,但會影響C?C鍵偶聯(lián)過程,其可能是作為Lewis酸活化噻吩底物。
(來源:J. Am. Chem. Soc.)
小結:Shannon S. Stahl課題組發(fā)展了一種獨特的催化體系,實現(xiàn)了Pd催化的噻吩的氧化C?H/C?H偶聯(lián)反應。在該反應中,phd配體不僅可以與Pd(OAc)2配位,還可以與Cu(OAc)2配位。本研究為噻吩的自偶聯(lián)反應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