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光催化作為一種可持續(xù)的綠色技術,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環(huán)境凈化和生產可再生能源。然而,目前的光催化劑存在光吸收效率低、光生電子和空穴快速復合、表面活性位點不足等問題。在光催化劑中引入氧空位(OVs)被證明是解決這些問題和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有效策略。
有鑒于此,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Tianyi Ma教授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洪偉教授等人,系統(tǒng)地綜述了近年來氧空位半導體光催化劑的研究進展。
本文要點
要點1. 首先,簡要介紹了半導體光催化劑中OVs的形成和表征。然后重點介紹了OVs在三種類型的典型含氧半導體的光催化反應中的作用,包括金屬氧化物(TiO2,ZnO,WO3,W18O49,MoO3,BiO2-x,SnO2等),氫氧化物((In(OH)3, Ln(OH)3 (Ln=La, Pr, and Nd),層狀雙氫氧化物)和含氧鹽(鉍基含氧鹽等)光催化劑。此外,系統(tǒng)地總結了氧空缺半導體光催化劑在污染物去除,H2產生,CO2還原,固N2和有機合成等方面的先進光催化應用。最后,對氧空位半導體材料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了分析,并對其發(fā)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要點2. 然而,OVs輔助光催化也存在一些障礙,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下:首先,到目前為止,已報道的具有OVs的光催化劑都集中在傳統(tǒng)的半導體上,例如氧化物,氫氧化物或含氧鹽。應該開發(fā)其他類型的具有光催化活性劑的光催化材料,尤其是新興的催化劑,例如具有不常見的理化性質的金屬有機骨架(MOF)和共價有機骨架(COFs),這有益于開發(fā)高效光催化劑。第二,由于OVs可以存在于光催化劑的不同位置,如本體、表面或亞表面,這與光催化性能密切相關。例如晶體內部的OVs很少參與光催化反應,可能作為電子和空穴的復合中心,對光催化有害。因此,仍然需要先進的技術來準確地可視化、量化和定位OVs的分布,特別是在合成過程中監(jiān)測OVs的產生及其隨后的淬火期的原位表征。第三,應該深入探討OV的詳細功能。隨著對OVs理解的加深,人們認識到它們在光催化反應中的具體作用是形成有缺陷的能級,以增強光吸收,促進電荷分離和增加反應物的吸附。第四,OV工程在各種光催化應用中顯示出光明的前景,但是其在其他相關領域(例如電化學儲能(金屬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潛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fā)。
Lin Hao et al. Oxygen Vacant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1.DOI: 10.1002/adfm.202100919https://doi.org/10.1002/adfm.202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