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糖(O-糖苷)和核苷(N-糖苷)在許多生物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瘜W(xué)合成是解決這些重要生物分子可獲得性問題的可靠而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多糖組裝過程中的立體化學(xué)和區(qū)域化學(xué)問題,以及核苷合成中堿基的溶解性和親核性差等問題,一鍋糖基化策略的發(fā)展對(duì)有效合成多糖和核苷仍然是一個(gè)困難和挑戰(zhàn)。
圖片來源:Chem. Sci.
近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肖國(guó)志組報(bào)道了第一個(gè)基于正交和反應(yīng)性的一鍋糖基化策略,適用于糖基鄰-(1-苯基乙烯基)苯甲酸酯的聚糖和核苷合成。


圖片來源:Chem. Sci.
目前,這種一鍋糖基化策略已成功地應(yīng)用于一種有前途的結(jié)核病藥物capuramycin的全合成,以及對(duì)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重要的內(nèi)共生脂殼寡糖(包括Nod因子和Myc因子),它們代表了通向這些生物顯著分子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合成途徑之一。


圖片來源:Chem. Sci.
參考文獻(xiàn):An orthogonal and reactivity-based one-pot glycosylation strategy forboth glycan andnucleoside synthesis: access toTMGchitotriomycin, 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 and capuramycin原文作者:Haiqing He,? Lili Xu,? Roujing Sun, YunqinZhang, Yingying Huang, Zixi Chen, Penghua Li, Rui Yang and Guozhi X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