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方法,可以捕獲間歇的可再生能源化學鍵,并將廢棄的CO2轉化為具有附加值的產(chǎn)品,以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研究人員開發(fā)了聚合物包覆的分子催化劑,特別是酞菁鈷(cobalt phthalocyanine, CoPc),作為CO2RR的活性和選擇性電催化劑。當CoPc被吸附在碳電極上,并封裝在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中時,對析氫反應(HER)的活性和反應選擇性通過三種協(xié)同效應得到增強:初級軸向配位效應、次級反應中間穩(wěn)定效應和外部配位質(zhì)子傳輸效應。作者使用X射線吸收光譜測量來確認聚合物中的吡啶殘基與CoPc金屬中心軸向配位,并且已表明增加含氮軸向配體的σ-供體能力會導致CO2RR活性增加。此外,還研究了催化劑、聚合物和石墨粉末負載對CO2RR活性的影響。基于此,美國西密歇根大學Charles C. L. McCrory(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篇關于聚合物-催化劑相互作用對CO2RR電催化劑化學微環(huán)境影響的綜述。在本文中,作者詳細描述了這些研究,并且通過影響催化劑性能的三種微環(huán)境相互作用來進行討論:初級和次級球體的配體效應、質(zhì)子和CO2的底物傳輸,以及從電極表面到催化劑位點的電荷傳輸。該工作表明,詳細的電分析研究和解釋對于發(fā)展對催化劑性能的可靠和全面的理解是有價值的。除了對聚合物封裝的CoPc的研究,作者還提供了類似的表面吸附分子和固態(tài)系統(tǒng)的例子,這些系統(tǒng)受益于活性催化位點和聚合物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作用。其次,作者還將自己研究系統(tǒng)的活性結果與CoPc文獻中的其他結果以及修飾電極表面上分子CO2RR催化劑的其他示例進行了比較。最后,作者推測從CoPc研究中獲得的見解如何指導該領域設計其他聚合物電催化劑系統(tǒng)。隨著CO2RR技術在商業(yè)上變得可行,并擴展到流動池和氣體擴散電極的空間,作者提出理解和促進這些催化劑系統(tǒng)微環(huán)境中的協(xié)同聚合物封裝效應,可能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整體效率。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Catalyst Interactions on the Chemical Microenvironment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CO2 Reduction Reaction. Acc. Chem. Res., 2022, DOI: 10.1021/acs.accounts.1c00633.https://doi.org/10.1021/acs.accounts.1c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