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S-腺苷-L-甲硫氨酸(SAM)酶存在于很多生命體中催化一系列驚人的反應,其中一些反應在生物合成醫(yī)藥有用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或生物燃料)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自由基SAM(RS)酶具有部分或全部TIM桶折疊結構,其保守基序CX3CX2C的三個半胱氨酸與[4Fe?4S]簇相結合。[4Fe?4S]中獨特的鐵簇與SAM的氨基和羧酸配位,形成催化機理中心的配位絡合物。RS酶的催化作用是通過啟動還原簇[4Fe?4S]1+的電子轉移到SAM的磺酸基上,導致SAM的S?C5′鍵的還原裂解;這種還原裂解導致有機金屬中間體Ω的形成,其中5′-脫氧腺苷的5′-C直接與[4Fe?4S]簇中的鐵結合。起初令人驚訝的是,在廣泛的RS酶中觀察到Ω,并被認為是RS超家族中的關鍵中間體。在RS反應中,提出了Ω Fe?C5′鍵的均裂產(chǎn)生5′-脫氧腺苷自由基(5′-dAdo?),隨后從底物中提取氫原子以啟動RS酶催化作用。在罕見的情況下,5′-dAdo?直接添加到底物雙鍵的sp2碳中,生成腺苷化產(chǎn)物。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為了證明5′-dAdo?自由基是否是RS酶促反應中可觀察到的真正中間產(chǎn)物,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Joan B. Broderick團隊使用冷凍猝滅技術和電子順磁共振(EPR)光譜來提供腺苷化反應中反應途徑的快照,腺苷化反應由自由基SAM酶丙酮酸甲酸裂解酶激活酶催化,該酶位于含有脫氫丙氨酸殘基的肽基上,取代目標甘氨酸。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反應通過有機金屬中間體Ω的初始形成進行,冷凍Ω的熱退火將其轉化為第二順磁物質(zhì),第二個物種是在中間時間使用冷凍淬火直接生成的,并通過同位素標記和EPR光譜明確確定為肽底物腺苷化產(chǎn)生的三級肽基。在中間時間淬火的樣品中,通過冷凍時的熱退火和光譜減法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種順磁物種,即SAM衍生的5′-脫氧腺苷自由基(5′-dAdo?)。5′-dAdo?和第三肽自由基EPR信號的時間過程表明,前者產(chǎn)生后者。因此,這些結果支持了Ω通過Fe?C5′鍵均裂釋放5′-dAdo?的機制,5′-dAdo?攻擊肽底物的脫氫丙氨酸殘基,形成腺苷化肽自由基物種。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參考文獻:Mechanism of Radical S?Adenosyl-L-methionine Adenosylation: Radical Intermediates and the Catalytic Competence of the 5′-Deoxyadenosyl Radical
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1c13706
原文作者:MaikeN. Lundahl, Raymond Sarksian, Hao Yang, Richard J. Jodts, Adrien Pagnier,Donald F. Smith, Martín A. Mosquera, Wilfred A. van der Donk, Brian M. Hoffman,William E. Broderick, and Joan B. Broder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