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DOI:10.1016/j.apcatb.2022.121273有效去除室內空氣中人體釋放的氣態(tài)污染物會大大降低與通風有關的能源消耗,但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很少。本文報道了室內低溫催化去除人體釋放低閾值嗅味物質-乙酸(5.6 ppb)的研究。合成了厚度為1-1.5 nm、長徑比為200~600的超薄δ-MnO2納米帶(δ-MnO2 UTNRs),其在室溫無光照條件下即可產(chǎn)生大量的羥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因此,所制備的δ-MnO2 UTNRs在室溫下即可將乙酸轉化為CO2。其對~1 ppm乙酸的100%一次性去除容量可達20 mg/g,同時在140℃下可完全再生。本研究工作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證明了在低溫甚至室溫下催化去除人體釋放的氣態(tài)污染物的可能性。近年來,室內空氣質量差導致的健康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是室內空氣中的主要氣體污染物。之前的研究通常集中在建筑裝飾材料釋放的VOCs上,如甲醛、苯、甲苯和正己烷等。然而,人體釋放的VOCs,尤其是具有刺鼻氣味的VOCs卻很少受到關注。人體釋放的多種污染物,如CO2和VOCs,通常通過與室外通風進行稀釋和交換去除。近30 %輸送到建筑物的能量在通風過濾過程中消散損失在空氣中。因此,通過催化或吸附方式去除人體釋放的VOCs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這對降低建筑能耗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乙酸是一種典型的嗅味物質,人體釋放量高,氣味閾值很低(~5.6 ppb),惡化室內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通風良好的教室中,人體釋放的VOCs是主要的污染源,人體的乙酸釋放量高達329 μg/h/person,排在人體釋放的第三位。因此,我們選擇乙酸作為代表性污染物,探索可行的處理方法。MnO2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具有多種晶體結構。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水鈉錳礦型MnO2(δ-MnO2)對甲醛具有顯著的室溫催化活性,然而對其它室內有機污染物的室溫催化去除研究很少。眾所周知,催化劑的晶體結構和形貌對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響。雖然文獻中已經(jīng)報道了δ-MnO2的多種形貌,例如納米片、納米球、納米板和納米棒,但還未有報道過超薄δ-MnO2納米帶的合成。有鑒于此,我們合成了寬度為5-10 nm、長度為1-3 μm的超?。ê穸葹?-1.5 nm)δ-MnO2納米帶,并在沒有任何表面活性劑或有機穩(wěn)定劑的情況下進行了自組裝,避免了有機物附著在催化劑表面阻礙催化過程。合成的δ-MnO2 UTNRs在室溫下有水蒸氣存在時,表現(xiàn)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1)合成了厚度為1-1.5nm、長徑比為200~600的超薄δ-MnO2納米帶。(2)在室溫下即可將人體釋放的嗅味物質乙酸轉化為CO2。(3)對~1 ppm乙酸的100%一次性去除容量可達20 mg/g。(4)乙酸在催化劑表面先分解為甲酸再轉化為碳酸鹽。通過油胺和硫酸調控高錳酸鉀和乙二醇的氧化還原反應制備了{001}晶面暴露δ-MnO2超薄納米帶(MnO2-2H),如圖1所示。探究了超薄δ-MnO2納米帶(δ-MnO2 UTNRs)的生長機理:油胺的-NH2結合在{001}晶面上,起到了封端劑的作用,同時長鏈起到分散作用,加酸促進反應進行,{110}晶面定向聚集頭對頭生長,產(chǎn)生延[010]方向生長暴露{001}晶面的δ-MnO2納米帶。洗滌去除殘余的油胺和有機物,超薄納米帶聚集并自組裝成網(wǎng)絡結構。通過多種手段對材料進行了表征,如圖2所示。BET測試發(fā)現(xiàn)MnO2-2H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積(293 m2/g);XPS揭示了其具有大量的缺陷和氧空位,在其表面存在許多活性氧,如羥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H2-TPR和O2-TPD表明MnO2-2H具有優(yōu)異的氧化還原能力;ESR表明其在室溫無光照條件下即可產(chǎn)生大量的羥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這對催化活性的影響至關重要。▲圖1. FESEM、TEM和HRTEM圖:(A1、B1、C1和D1) MnO2-NH、(A2、B2、C2和D2) MnO2-0H和(A3、B3、C3和D3) MnO2-2H;(E和F) MnO2-2H的AFM圖。
▲圖2. (A和B) XPS圖譜;(C) H2-TPR;(D) O2-TPD;(E和F) ESR圖譜。
在60 L·g-1·h-1和1.87 vol% H2O的條件下,研究了所制備樣品對低濃度乙酸(1 ppm)的催化性能。如圖3所示,在室溫下,所有三個樣品的乙酸去除率均為100%,但MnO2-2H將乙酸轉化為CO2的效率最高。在120 °C時,MnO2-2H將95%的乙酸轉化為CO2,而MnO2-0H和MnO2-NH的效率分別為80%和41%。在靜態(tài)實驗中,所制備的δ-MnO2 UTNRs在室溫下即可將乙酸轉化為CO2,乙酸去除率為98%,CO2轉化率為93%。進一步驗證了MnO2-2H在室溫(28°C)下對低濃度乙酸的去除能力。在600 L·g-1·h-1(停留時間為0.035s)和1.87 vol% H2O的條件下,MnO2-2H對~1 ppm乙酸的100%一次性去除容量高達20.84 mg/g,遠高于MnO2-NH(10.87 mg/g)。同時,在140℃下可完全再生,且具有良好的高溫穩(wěn)定性和耐水性。▲圖3. (A)動態(tài)降解1ppm乙酸催化活性 ;(B)靜態(tài)降解25ppm乙酸催化活性;(C)室溫高空速乙酸去除容量及再生性能;(D)140 ℃穩(wěn)定性測試。
為了探究乙酸及其中產(chǎn)物的分解路徑,進行了原位紅外表征。研究發(fā)現(xiàn)乙酸轉化為甲酸是催化反應的限速步驟,并提出了乙酸的分解路徑,如圖4所示。首先,乙酸以雙齒或橋聯(lián)方式快速吸附在MnO2-2H表面,進而被活性氧物種如?O2-和?OH氧化,使其羧基脫羧生成甲酸。然后,甲酸進一步被氧化生成碳酸鹽。最后,碳酸鹽從表面解吸,釋放CO2和H2O。▲圖4. (A、B、C和D)樣品的原位紅外圖譜;(E) δ-MnO2 UTNR催化氧化乙酸機理。
綜上所述,通過油胺和硫酸調節(jié)KMnO4和乙二醇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成功制備了超薄的δ-MnO2納米帶。暴露{001}晶面的δ-MnO2納米帶自組裝形成了網(wǎng)絡結構,有利于傳質和水蒸氣的滲透。制備的δ-MnO2 UTNRs具有大量的缺陷和氧空位,從而在其表面存在許多活性氧,如羥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結合其高比表面積,δ-MnO2 UTNRs表現(xiàn)出顯著的催化活性,在室溫下即可將人體釋放的嗅味物質乙酸轉化為CO2。原位紅外實驗結果表明,乙酸首先通過其羧酸基團以雙齒或橋接方式吸附在δ-MnO2 UTNRs上,然后脫羧并進一步氧化生成甲酸、碳酸鹽和CO2。吸附了乙酸及其中產(chǎn)物的δ-MnO2 UTNRs可在140℃下完全再生以供再次利用。這項工作不僅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而且證明了在低溫甚至室溫下可以催化去除人體釋放的氣態(tài)污染物。徐同舟,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為高性能VOCs及臭氧分解催化材料的研制及應用、高效光催化材料的研發(fā)及應用。以第一作者發(fā)表SCI論文6篇(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uilding and Environment、RSC Advances),參與發(fā)表專利2項,擔任Catalysts (IF:4.146)期刊客座編輯。張彭義,清華大學教授,863項目首席科學家。張彭義教授長期從事環(huán)境污染控制技術和凈化材料研究,至今發(fā)表學術論文220 余篇,申請和授權發(fā)明專利3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次、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近年一作專著《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環(huán)境凈化中的應用》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翻譯出版《紫外光在水和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全球視角下的大氣化學》、《環(huán)境有機化學反應機理》,作為組長參與編制國家強制性標準《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 36246-2018);帶領團隊研發(fā)了室內甲醛、臭氧分解的催化材料,并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應用。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6337322002132?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