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燒已被證明是去除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開發(fā)了一種新的光熱協(xié)同催化策略,可以同時利用太陽能來降低工作溫度并提高催化性能。對于光熱催化劑,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過渡金屬氧化物上的氧空位對于提高催化氧化活性至關(guān)重要。然而,很少有研究研究金屬缺陷和氧空位共存對催化劑性能和機理的影響。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丘勇才和Xiaojing Jin等通過對水熱制備的甘油鈷(CoGly)前體進行煅燒,然后進行H2還原處理,成功合成具有鈷缺陷和氧空位的Co3-xO4-y催化劑。
與只有一種空位的Co3-xO4和Co3O4- y以及原始的Co3O4相比,具有大量鈷缺陷和氧空位的Co3- xO4- y在甲苯降解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催化性能,這歸因于Co-O鍵強度的減弱、更多的表面羥基以及氧遷移率和氧化還原性能的增強(通過FTIR光譜、H2-TPR和O2-TPD證明)。
XAS光譜和DFT計算證實鈷缺陷的存在會降低氧空位的形成能;Toluene-TPD和-TPSR表明,富含鈷缺陷和氧空位的Co3- xO4- y具有最強的甲苯吸附能力和低的反應(yīng)溫度。
此外,原位DRIFTS研究表明,甲苯可以快速吸附在Co3- xO4- y表面并與氧物質(zhì)反應(yīng)生成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鹽物質(zhì),最終完全氧化成CO2和H2O。鈷缺陷和氧空位的同時引入加速了更多中間體轉(zhuǎn)化為苯甲酸酯物種,優(yōu)化了開環(huán)過程,并在反應(yīng)過程中產(chǎn)生了更豐富的ROS。
該工作提供了一種在Co3O4催化劑上同時引入鈷缺陷和氧空位的簡單合成方法,以提高催化性能,并進一步闡述甲苯催化氧化中的相互作用關(guān)系和反應(yīng)機理。
Engineering Cobalt Oxide with Coexisting Cobalt Defects and Oxygen Vacancies for Enhance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ACS Catalysis, 2022. DOI: 10.1021/acscatal.2c0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