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提出了碳中和時間表。二氧化碳(CO2)作為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它的收集和轉化是碳中和計劃的重要內容。在CO2的化學轉化方法中,CO2電化學轉化(CO2RR)具有綠色,高效,反應條件溫和的優(yōu)點,受到廣泛關注。CO2活化困難,且隨著過電位增加,析氫副反應難以抑制,目前大多數(shù)已報道催化劑仍難以滿足工業(yè)化電流密度要求(>200 mA cm-2)。設計合成在高過電位大電流密度下,高效穩(wěn)定轉化CO2的催化劑,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吳宇恩教授和溫州大學的陳偉教授,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CoCu雙原子催化劑,實現(xiàn)了將CO2高效電化學轉化為CO。CO部分電流密度最高可達483 mA cm-2。在100 mA cm-2 ~ 500 mA cm-2的寬電流區(qū)間內,雙原子催化劑的CO選擇性均在90%以上。
選用導電性能優(yōu)秀的導電碳作為載體,常用的鈷銅金屬鹽作為金屬源,尿素作為氮源,經(jīng)過高溫下原子遷移重組,金屬原子便穩(wěn)定的錨定在導電碳基底上,合成得到CoCu雙原子催化劑(CoCu-DASC)。球差電鏡表明,金屬原子均勻的分散在載體上,且觀察到許多原子對,原子間距為0.25 nm左右。 將合成得到的雙原子催化劑進行CO2電還原性能測試。在H型電解池中,CO部分電流密度最高可達31.3 mA cm-2。在-0.4 V ~ -0.9 V的寬電位區(qū)間內,CoCu-DASC的CO選擇性均能維持在90%以上。在流動型電解池中,CoCu-DASC的CO選擇性最高可達99.1%。CO部分電流密度最高可達483 mA cm-2。在100 mA cm-2 ~ 500 mA cm-2的寬電流區(qū)間內,CO選擇性均在90%以上。TOF最高可達91458 h-1,CO生成速率最高可達201.7 L h-1 g-1。經(jīng)過十小時的穩(wěn)定性測試后,CO選擇性仍能保持在95.6%以上。跟對照組催化劑(Co-SAC, Cu-SAC)相比,CoCu-DASC在各個維度均表現(xiàn)出更優(yōu)異的性能。 理論計算表明,跟Co-SAC和Cu-SAC相比,CoCu-DASC不僅可以促進*COOH的形成,還可以增強*CO的脫附,從而加快反應速率,因此表現(xiàn)出更加優(yōu)異的CO2電還原活性。此外,CoCu-DASC(Co)的d帶中心值較為適中,對中間產(chǎn)物的吸附合適,因此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本工作表明,在單原子催化劑中合理引入另一種金屬原子,可以顯著影響其電子結構,進而提高催化活性。本研究為設計實用、穩(wěn)定、高性能的異核雙原子催化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策略,可以應用于其它的催化體系中。 論文信息 Design of Co-Cu Diatomic Site Catalysts for High-efficiency Synergistic CO2 Electroreduction at Industrial-level Current Density Jun-Dong Yi,+ Xiaoping Gao,+ Huang Zhou, Wei Chen,* Yuen Wu*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為伊俊東博士后,高曉平博士后。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21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