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替稠環(huán)芳烴(PAH)因其獨特的拓撲構型、電子結構和光電性能,在有機光電子學、自旋電子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其中,在PAH中引入薁(5-7環(huán))等非六元環(huán)結構是調控其物理化學性質的有效手段,因此成為了有機化學、材料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焦點。在目前已知的構建薁骨架的方法中,如Scholl反應、Friedel-Craft/芳構化、炔烴環(huán)化和Pd催化的[5+2]環(huán)化等,都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這是由于薁結構自身的獨特化學性質,常常導致在反應條件下得到重排產物,使得產物結構難以預測。因此,發(fā)展高效、簡潔的薁骨架構建新方法對于非苯稠環(huán)芳烴的發(fā)展及其應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Knoevenagel縮合反應是構建碳碳雙鍵的經典方法之一,已被用于非苯稠環(huán)芳烴、石墨烯納米帶和二維共軛聚合物的合成當中。近日,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馬普微結構物理研究所馮新亮院士、馬驥研究員與劉仁湘博士生等人發(fā)展了一種基于Knoevenagel縮合反應在PAH中引入薁骨架的新方法,并首次合成了含有薁骨架的雙 [5]螺烯分子 (圖1)。該反應具有效率高、條件溫和、操作簡便、底物普適性好、官能團耐受性佳等優(yōu)點,為今后其他類型的非交替PAH的精準合成提供了新思路,也為它們的進一步應用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圖1 設計思路及代表性的產物分子 如圖2所示,本研究通過Suzuki偶聯(lián)反應能以57% ~ 93%的收率制備縮合前體2a-2m,隨后在t-BuOK作用下縮合關環(huán)實現(xiàn)薁(5-7環(huán))骨架的構建,以82% ~ 96%的收率得到了1a-1m。在該反應中,噻吩稠合的前體反應性較好,產率普遍很高,有望應用于有機小分子半導體材料的設計與合成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增加Suzuki偶聯(lián)反應中堿的用量,可以62%的收率實現(xiàn)1m的一步法合成,極大簡化了合成步驟。 圖2 含單個薁單元PAH的底物拓展 該方法還能用于含有多個5-7環(huán)骨架的分子(1n-1r)合成當中,包括首個含有兩個5-7環(huán)的雙[5]螺烯1r (圖3)。值得一提的是,相對于全苯雙[5]螺烯 (24.4 kcal?mol?1),非交替螺烯1r具有較大的異構化翻轉能(32.4 kcal?mol?1),使其手性異構體更加穩(wěn)定,并可能進一步應用于手性有機光電材料領域中。 圖3 含兩個薁單元PAH的底物拓展 此外,理論計算表明該類PAH薁骨架的芳香性主要集中在五元環(huán)上,而七元環(huán)表現(xiàn)出弱芳香性或反芳香性 (圖4)。在雙螺烯分子中,受七元環(huán)的影響,中間苯環(huán)的NICS為正值,表明該苯環(huán)的芳香性較弱。 圖4 具有不同拓撲結構的薁基PAH的芳香性研究 在該工作中,作者發(fā)展了一種構建薁骨架的簡便方法,并將其用于并苯、噻吩稠合的稠環(huán)芳烴和螺烯分子的合成當中。與此同時,也對其光學性質和電學性質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該策略為相關非交替PAH和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以及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 論文信息 Modular Synthesis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Azulene-embedd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Knoevenagel-type Condensation Renxiang Liu, Yubin Fu, Fupeng Wu, Fupin Liu, Jin-Jiang Zhang, Lin Yang, Alexey A. Popov, Ji Ma, Xinliang Fe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2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