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共振類熱激活延遲熒光材料是未來超高清顯示技術中的璀璨之光。這些材料通常都具有相當高的發(fā)光色純度和熒光量子效率,使它們在下一代超高清顯示技術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早期研究表明,含有雙硼雜原子結構的多重共振類材料在色純度和激子利用方面通常更具有優(yōu)勢,但這類發(fā)光材料目前仍然很少被報道,并且在化學合成方面仍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因此,建立關于此類多重共振類雙硼材料通用的設計策略是當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日,蘇州大學的張曉宏教授和王凱副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分子砌塊和基本雜原子骨架是多重共振材料設計時的需要考慮的兩個關鍵要素。以咔唑砌塊稠合的多重共振材料和以ν-DABNA雜原子骨架衍生的多重共振材料是多重共振材料的兩個明星系列。研究團隊通過將咔唑砌塊和?-DABNA雜原子骨架這兩個明星系列結合,并通過無鋰一步硼化法成功合成了新型多重共振類雙硼材料Π-CzBN。 Π-CzBN具有優(yōu)異的光學性質,其熒光量子產(chǎn)率接近100%,并且呈現(xiàn)出很窄的天藍光發(fā)光,半峰寬僅為16 nm/85 meV。此外,Π-CzBN的單重和三重態(tài)能隙十分低,僅為40 meV,這使得材料具有極佳的熱激活延遲熒光性質,并表現(xiàn)出較高的反向間隙速率。 Π-CzBN優(yōu)異的光學性能使其可以作為一種出色的發(fā)光材料被應用在有機發(fā)光二極管中。相應的OLED器件表現(xiàn)出發(fā)光峰于495 nm的窄發(fā)光,半峰寬僅為21 nm/106 meV。并且獲得了高達39.3%的外量子效率,同時還具有較低的效率滾降。即使在亮度為1000 cd m-2的條件下,其效率仍保持在31.4%以上,這使其成為目前高效率、高色純度、低滾降的優(yōu)秀發(fā)光器件之一。這項研究成果為多重共振類雙硼材料的合成和應用提供了一種新的通用設計思路和策略,具有較大的潛力在未來的顯示技術中得到應用。 論文信息 Combining Carbazole Building Blocks and ν-DABNA Heteroatom Alignment for a Double Boron-Embedded MR-TADF Emitter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Feng Huang, Dr. Xiao-Chun Fan, Ying-Chun Cheng, Hao Wu, Xin Xiong, Jia Yu, Prof. Kai Wang, Prof. Xiao-Hong Zhang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蘇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黃鋒。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306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