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化聚合物由沿聚合物骨架隨機分布的枝狀單元、線性單元和末端單元組成,從而形成了高度分枝的球狀結構。因其獨特的多維拓撲結構,超支化聚合物已經(jīng)成為一類重要的分子材料,引起廣泛的關注。同時,超支化聚合物合成簡單,具有潛在的工業(yè)應用價值(圖1)。因此,超支化聚合物已被廣泛應用于有機半導體、藥物緩釋、自愈材料、能量轉換、生物材料、涂層等多個領域。
圖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策略 近日,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子桐教授團隊受邀撰寫了綜述“Hyperbranched Polymers for Organic Semiconductors”。如圖2所示,在這篇綜述中,作者概述了超支化聚合物在有機半導體中的最新進展,包括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s)、有機光伏(OPVs)、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和有機場效應晶體管(OFETs)等,并對超支化聚合物在有機半導體領域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了探討。首先,進一步探索超支化聚合物的結構-性能的構效關系是開發(fā)超支化聚合物對有機半導體功能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其次,雖然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可以作為空穴輸運材料,但關于n型和雙極性材料的報道仍然缺乏;最后,超支化聚合物的多維拓撲結構不僅可以調節(jié)電荷輸運,還可以調節(jié)薄膜形貌及結晶性,從而影響有機電子器件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在柔性電子器件中具有應用潛質。 圖2. 超支化聚合物在有機半導體中的應用 論文信息 Hyperbranched Polymers for Organic Semiconductors Zhaoqiong Zhou, Nan Luo, Prof. Xiangfeng Shao, Prof. Hao-Li Zhang, Prof. Zitong Liu ChemPlusChem DOI: 10.1002/cplu.202300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