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氫(Hydrogen borrowing)是一種具有吸引力且可持續(xù)的碳-碳鍵形成策略,通過使用醇作為烷基化試劑代替烷基鹵化物。然而,盡管進行了大量研究,該方法在功能基團兼容性方面仍然受限。這主要是由于高溫和苛刻的堿性條件的使用,這些條件往往導致催化劑降解并限制了反應的適用性。過去的研究表明,盡管氫借用方法在使用醇作為烷基化試劑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圖1a)如商業(yè)可獲得性、穩(wěn)定性以及僅生成水作為副產物,但大多數氫借用反應在高溫(80-180°C)和過量試劑的條件下進行,導致催化劑效率低、反應時間長、功能基團兼容性差等問題。過去的研究還表明,借氫反應在室溫下的應用非常有限。盡管有些研究報道了在較溫和條件下進行的烷基化反應,(圖1b)但這些方法仍然存在某些功能基團和復雜分子的兼容性問題。特別是含氮雜環(huán)等對藥物化學至關重要的結構在這些條件下表現(xiàn)不佳。因此,開發(fā)一種在室溫下兼容多種功能基團的氫借用C-烷基化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Nat. Commu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開發(fā)一種在室溫下兼容多種功能基團的借氫C-烷基化方法。作者假設,通過使用一種簡單的銥催化劑,并在無過量試劑和亞計量堿的條件下,可以實現(xiàn)室溫下的氫借用反應。為了驗證這一假設,作者團隊首先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底物,如五甲苯甲酮和庚醇,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優(yōu)化反應條件,包括催化劑種類、堿的用量以及反應環(huán)境(如是否需要無氧條件),作者找到了能夠在室溫下高效進行烷基化反應的最佳條件。在實驗過程中,作者團隊發(fā)現(xiàn)使用1mol%的[Cp*IrCl2]2催化劑,在亞計量的KOt-Bu(0.5 eq.)存在下,可以實現(xiàn)高轉化率的單烷基化產物,并且在無氧條件下反應效果最佳(在空氣中產率僅為3%)。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作者驗證了該方法在較高溫度(85°C和115°C)下也適用于多種含氮雜環(huán)底物,展示了該方法在藥物化學中應用的廣泛潛力。(圖2)

圖片來源:Nat. Commun.
本研究開發(fā)了一種在室溫下兼容多種功能基團的借氫C-烷基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首先,該方法在溫和的條件下實現(xiàn)了高效的烷基化反應,避免了高溫和苛刻堿性條件對催化劑和底物的破壞作用。這一突破將顯著提高氫借用方法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潛力。此外,該方法的無氧條件要求進一步揭示了借氫反應中催化劑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為未來設計更穩(wěn)定和高效的催化體系提供了理論指導。
標題:Functional group tolerant hydrogen borrowing C-alkylation
作者:Elliot P. Bailey, Timothy J. Donohoe* & Martin D. Smith*
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9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