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NH3)在農(nóng)業(yè)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工業(yè)合成依賴哈伯-博施工藝(Haber-Bosch process)。該工藝需要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運行,不僅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伴隨著大量的CO2排放。工業(yè)煙氣中的一氧化氮(NO)作為主要的大氣污染物,現(xiàn)有的處理技術難以兼顧高效去除與資源化利用。因此,利用清潔電能將NO還原為NH3,既可以實現(xiàn)污染物治理又能合成高附加值產(chǎn)物。不過煙氣中的氮氧化物的濃度較低,且不可避免與N2、CO2和CO等氣體共存。為了促進NO產(chǎn)NH3的工業(yè)化應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氣體組分對電催化NO還原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NO電還原產(chǎn)NH3的速率和選擇性。
近日,南京大學朱文磊教授團隊基于八面體氧化亞銅(o-Cu2O)制備的氧化物衍生銅(OD-Cu)催化劑,系統(tǒng)研究了不同氣體組分對電催化NO還原的影響,發(fā)現(xiàn)相比與Ar,N2和CO的條件下,CO2可顯著增強NO電化學還原為NH3的性能。
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在含10% NO的CO2反應氣氛中,NO電還原生成NH3的法拉第效率于20–250 mA cm-2寬域電流密度下穩(wěn)定維持在80%左右。當電流密度提升至250 mA cm-2時,NH3產(chǎn)率達到1403.9 μmol cm-2 h-1,相較于無CO2的條件提升3.71倍,性能指標顯著超越現(xiàn)有文獻報道值。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僅含1% NO的低濃度條件下,該催化體系在20 mA cm-2電流密度時仍能實現(xiàn)70.11%的法拉第效率峰值。 通過原位表征與理論計算,揭示了NO與CO2協(xié)同催化機制:CO2還原生成的*CO和*COOH中間體,分別通過從*NO中奪取O原子加速脫氧過程,以及向*N持續(xù)供給H原子促進加氫過程,從而協(xié)同促進NO高效轉(zhuǎn)化為NH3。 該研究不僅揭示了實際煙氣組分對電催化NO還原的作用機理,更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基于CO2輔助NO高效合成NH3的新策略,同時為多氣體組分耦合電催化體系的精準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 論文信息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CO2-Assisted NO Electrochemical Deoxygenation and Hydrogenation Pan Li Yi Liu, Liangyiqun Xie, Guangtao Wang, Xuanzhao Lu, Jian Li, Xuanhao Wu, Yujing Jiang, Wenlei Zh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50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