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Ni雙金屬催化下烯基,芳基,炔丙基,炔基等鹵代物先氧化加成得到有機三價鉻試劑,然后對醛進行親核加成得到醇的反應。1977 年Tamejiro Hiyama和Hitoshi Nozaki首先發(fā)現(xiàn)此反應,之前的方法是還原三價鉻鹽得到二價鉻鹽直接進行反應,只不過之前的底物是烯丙基鹵代物,到1983年底物擴展到烯基和芳基鹵代物,后來發(fā)現(xiàn)是由于反應中混入了鎳雜質的原因。1986年Yoshito Kishi 在哈佛大學進行polytoxin全合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氯化鎳在此反應中的作用。反應在室溫,中性的溫和條件下進行,具有非常高的官能團選擇性。反應能適用于復雜的化合物,在天然產(chǎn)物合成領域應用廣泛,缺點就是利用大量的有毒的鉻鹽。
催化循環(huán)
體系中氯化鎳被還原為零價鎳,接著和烯基鹵化物發(fā)生氧化加成,然后和三價鉻發(fā)生金屬交換生成相應的烯基鉻中間體。因親核鉻中間體的反應性所限,可以選擇性的和醛反應。
【J. Am. Chem. Soc. 1996, 118, 12349-12357】
通常反應會用到大量有毒的鉻,這是反應最大的缺點。Furstner等人報告過用加入錳進行還原使催化劑再生來減少鉻的用量。關鍵點就在于用三甲基氯化硅將鉻與產(chǎn)物離解。
【 Synthesis 2000, 646.】
反應實例
【Chem. Lett. 1997, 565-566】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2001, 2250-2256】
【J. Am. Chem. Soc. 2007, 129, 3792-3793】
【Chem. Eur. J. 2008, 14, 8239-8245】
【Synlett 2013, 17, 327–332】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140-1141.】
【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1032-1035.】
【Org. Lett., 2005, 7, 1837-1839.】
【J. Am. Chem. Soc., 2007, 129, 2752-2753.】
參考文獻
一、Name Reactions (A Collection of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s), Jie Jack Li, Nozaki–Hiyama–Kishi reaction,page 443-444.
二、Organic Chemistry Portal:http://www.organic-chemistry.org/namedreactions/nozaki-hiyama-coupling.shtm
三、化學空間:https://cn.chem-station.com/reactions/%e5%81%b6%e8%81%94%e5%8f%8d%e5%ba%94/2014/04/%e9%87%8e%e5%b4%8e-%e6%aa%9c%e5%b1%b1-%e5%b2%b8%e5%81%b6%e8%81%94%e5%8f%8d%e5%ba%94%ef%bc%88nhk%ef%bc%89coupl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