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不卡在线观看视频不卡,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处破女八a片60钟粉嫩,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

網(wǎng)站首頁/有機反應/還原反應/于豐收/王洪海/李斐Angew:非對稱配位單原子Cu-S1N3串聯(lián)Cux團簇增強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活性
于豐收/王洪海/李斐Angew:非對稱配位單原子Cu-S1N3串聯(lián)Cux團簇增強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活性
▲第一作者:陳大銅 碩士研究生(河北工業(yè)大學)、張魯華 教授(河北工業(yè)大學)

通訊作者:王洪海 教授(河北工業(yè)大學)、李斐 教授(大連理工大學)、于豐收 副教授(河北工業(yè)大學)
通訊單位:河北工業(yè)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論文DOI:10.1002/ange.202109579

01

全文速覽


電催化CO2還原為高附加值化學品是目前實現(xiàn)碳中和的有效途徑之一。CO2還原反應作為一個多質子耦合、多電子轉移的過程,反應選擇性低是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本工作報道了一種N和S共配位的非對稱單原子銅位點(Cu-S1N3)耦合銅團簇(Cux)組成的串聯(lián)催化劑(Cu-S1N3/Cux),用于電催化還原CO2性能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對稱配位的Cu-S1N3位點有效促進了關鍵中間體*COOH吸附,Cux促進H2O解離成吸附H,二者協(xié)同降低COOH的形成能壘,從而能夠高效電催化還原CO2為CO。


02

背景介紹


電催化CO2還原可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或燃料,既能滿足未來能源需求,又能緩解高濃度CO2帶來的溫室效應,是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的理想選擇之一。基于均相催化劑中高效的M-N4活性位結構(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1247; ChemSusChem, 2021, 14, 234),設計具有特定配位環(huán)境的單原子催化劑(Adv. Sci. doi.org/10.1002/advs.202102884;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1, 9, 7687),實現(xiàn)高效電催化CO2還原,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然而,Cu基單原子催化劑(CuN4)對CO2還原過程關鍵中間體*COOH吸附力弱,因而形成能壘大,導致CuN4電催化CO2還原選擇性差。本工作設計合成了非對稱配位單原子Cu-S1N3位點耦合銅簇Cux體系,實現(xiàn)了高效CO2還原轉化。


03

圖文分析


合成方法及形貌表征 
圖1. Cu-S1N3/Cux的(a)合成示意圖;(b-c)TEM圖像和EDS圖片;(e) XRD譜圖;(f) Cu-S1N3/Cux的AC-STEM圖像;(g) 放大的AC-STEM圖像。

TEM、XRD、AC-HAADF-STEM表征證實了Cu-S1N3/Cux催化劑由銅單位點(0.25nm)和原子分散的銅團簇(0.78nm)組成納米薄片結構碳基材料

精細結構表征
圖2. (a) Cu-S1N3/Cux和Cu-N4對應的N 1s的XPS光譜;(b) 以及Cu-S1N3/Cux對應的S 2p的XPS光譜;(c) Cu-S1N3/Cux和對比樣(Cu箔、CuO、CuS和CuPc)的XANES光譜;(d) Cu-S1N3/Cux和對比樣的EXAFS光譜;(e) Cu-S1N3/Cux的EXAFS擬合曲線和原子結構示意圖;(f) Cu-S1N3/Cux、Cu-S1N3和CuO的EXAFS擬合曲線。

XPS、XANES和EXAFS表征證實了Cu-S1N3/Cux催化劑由氮、硫共配位的非對稱單原子銅位點(Cu-S1N3)和原子分散的銅團簇(Cux)組成。


性能測試 
圖3. (a) Cu-S1N3/Cux、Cu-S1N3和Cu-N4在CO2飽和的0.1M KHCO3(pH=6.8)電解液中測得的LSV曲線;(b) Cu-S1N3/Cux的CO法拉第效率和CO電流密度;(c) Cu-N4的CO 法拉第效率和CO電流密度;(d) 與其他報道的ECRR電催化劑進行對比; (e) Cu-S1N3/Cux在0.1M KHCO3電解液中不同電位下的原位拉曼光譜圖(橙色,銅;紅色,氧;灰色,碳)。

Cu-S1N3/Cux催化劑在常規(guī)H-型電解池中實現(xiàn)了100%的CO產(chǎn)物選擇性,優(yōu)于Cu-N4配位的催化劑(CO的選擇性是54%)。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于Cu-S1N3配位的單原子催化劑(CO的選擇性是70%),引入Cux團簇,可以與非對稱配位環(huán)境的單活性位點形成串聯(lián)機制,從而提高催化劑還原活性。

理論分析
▲圖4. (a)結構優(yōu)化后的活性位點吸附模型。(b) Cu-S1N3/Cux催化反應機制(橙色,銅;黃色,硫;藍色,氮;紅色,氧;灰色,碳;天藍色,氫);(c) Cu-S1N3/Cux、Cu-S1N3和Cu-N4上CO2轉化為CO的吉布斯自由能圖;(d) Cu-S1N3/Cux、Cu-S1N3和Cu-N4上解離水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圖;(e) Cu-S1N3/Cux、Cu-S1N3和Cu-N4的ECRR與HER的極限電位差。

為進一步理解串聯(lián)催化劑發(fā)生HER競爭反應及催化ECRR的活性差異,通過DFT計算進行了相關理論分析。DFT計算表明,碳基平面上非對稱的Cu-S1N3原子界面可以有效降低電催化還原CO2中間體*COOH的吉布斯自由能。同時,相鄰的銅團簇通過加速水解離,快速向Cu-S1N3活性位提供活潑H,有效地促進了*CO2-的質子化,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形成*COOH的吉布斯自由能,提高了CO2轉化成CO的活性和選擇性。

04

總結與展望


本工作通過模板法合成一種銅基串聯(lián)催化劑Cu-S1N3/Cux,它具有原子分散的Cu-S1N3位點和Cu團簇,是一種高效的CO2轉換成CO電催化劑。Cu-S1N3/Cux催化劑在 -0.65 V時具有100%的CO法拉第效率,在-0.55 V至 -0.75V時具有90%以上的CO法拉第效率,超過了Cu-N4構型的催化劑(-0.7 V時FECO=54%)、Cu-S1N3構型的催化劑(-0.7 V時FECO=70%)和大多數(shù)報道的單原子催化劑。實驗和DFT計算表明,N、S配位的Cu位點和相鄰的Cu團簇增強了中間體COOH吸附作用,并促進了反應中間體的質子化。這兩個關鍵因素協(xié)同降低了反應決速步驟的能量屏障,導致Cu-S1N3/Cux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性能提高。該工作精確揭示了具有非對稱配位環(huán)境的單活性位點和團簇的串聯(lián)機制,為其他質子耦合電子轉移反應高效催化劑設計提供了新策略。
 
該研究以“A Tandem Strategy for Enhancing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Activity of Single-Atom Cu-S1N3 Catalysts via Integration with Cu Nanoclusters”為題,于2021年9月8日發(fā)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DOI: 10.1002/ange.202109579

文章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109579


納孚服務
  • 化學試劑
  • 提供稀有化學試劑現(xiàn)貨

  • 化學試劑定制合成服務
  • 上海納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市場稀缺的化學試劑定制服務

  • 新材料現(xiàn)貨
  • 上海納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或自產(chǎn)包含石墨烯產(chǎn)品,類石墨烯產(chǎn)品、碳納米管、無機納米材料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 結構設計及定制合成
  • 可以根據(jù)客戶需求對所需化合物結構進行設計改性,從而定制合成出客戶所需分子式結構

  • 聯(lián)系我們
  • 021-58952328
  • 13125124762
  • info@chemhui.com
  • 關注我們
在線客服
live chat